汽車駕駛模擬器的介紹及工作原理
汽車駕駛模擬器是一種駕駛訓練的
教學設備。它利用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營造一個虛擬的駕駛訓練環(huán)境,人們通過模擬器的操作部件與虛擬的環(huán)境進行交互,從而進行駕駛訓練。
模擬器的工作原理為:駕駛員操縱操作部件,使得與操作部件直接相連的傳感器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電信號的變化。信號采集及處理子系統按照一定的精度定期采集傳感器上的電信號,并進行濾波等處理。處理后的信號作為車輛動力學模型子系統的輸入,經過車輛動力學模型模擬運算,計算出車輛的當前狀態(tài),例如發(fā)動機轉速、發(fā)動機輸出扭矩、車速、車輛當前的位置等信息。車輛動力學模型計算出的結果送入顯示系統進行圖形顯示、送入音響系統進行聲音模擬以及送入儀表系統進行儀表顯示。
目前發(fā)達國家已普遍運用汽車駕駛模擬器作為培訓工具。日本政府在1970年以正式法律規(guī)定,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必須裝備汽車駕駛模擬器;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有500多所汽車駕駛學校裝備了
汽車駕駛模擬訓練器。
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動計劃總體專家組組長、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方守恩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人們早已明確意識到,應用模擬加實車的組訓模式取代全部實車的組訓模式,是汽車駕駛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自20世紀80年代初首批制式的
汽車駕駛模擬器投入汽車駕駛教學以來,在全國范圍內,社會不斷宣傳推廣,政策持續(xù)。”
自2004年以來,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相繼出臺了各項政策。在交通部《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資格條件》中提出駕培機構在開辦時配備
駕駛模擬器作為可選配置之一。國內一些省市也相繼出臺政策,有的已經把配備
駕駛模擬器作為開業(yè)的必備條件。此外,自2004年開始,教育部已開始啟動高中階段課程改革,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進入課改實驗階段,
汽車駕駛模擬器已經列入部分學校選修課程。
用于教育培訓的普通
汽車駕駛模擬器在我國將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它的廣泛使用將有效幫助駕駛員在實際危險狀況下做出正確反映和采取正確措施,大幅度減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緩解并改善交通安全的壓力和狀況。在歐洲,有法律規(guī)定,運營駕駛員每年必須在模擬器上駕駛7小時,以訓練應對突發(fā)交通狀況的技能,保證交通安全。我國也應該采取類似的措施來推動汽車駕駛模擬器的廣泛應用。
簡易汽車駕駛模擬器為配合交通部標準JT/T433-2010的要求而研制。輔助顯示器有顯示功能:在駕駛訓練過程能實時顯示離合器、制動、油門、方向盤、變速器、駐車、轉向燈等操作機構的工作狀態(tài)。
東風車型
桑塔納車型
1、實車的變速箱總成頂蓋
2、實車的離合器
3、制動部分
4、離合器高低顯示
5、制動高低顯示
6、油門大小顯示
7、左右轉向顯示
8、檔位顯示各檔
9、左右轉向燈顯示
10、實車儀表總成